结构成本控制攻略
引言:当前结构成本管理的市场状况
一、两种认识:建筑方案一经确定,结构成本基本就确定了;结构成本的降低必然会导致结构安全储备的下降。
二、现状:仅从经济指标上对结构成本进行控制。
三、一种思路:极端强调结构成本的控制,含钢量、含混凝土量越低, 结构设计越优秀。
四、成本管理的内涵
结构成本控制的管理思路及方法
必须对整个设计和策划的全过程进行管理
1.前期策划--地质的考虑;
2.规划阶段--建筑物的排放;
3.方案阶段--结构的可行性及合理性、避免返工;
4.扩初阶段--结构方案的优化;
5.施工图阶段--结构的精细化设计;
6.施工配合阶段--变更、签证的合理控制;
事前控制的几个要点
1.设计院的选择(方案,初设及施工图):合适易管、态度重视、项目情况、服务意识、市场口碑。
2.专业负责人的选择:绩水平、市场反馈-- 图纸质量、责任意识、成本意识、服务意识、影响力及控制力。成本意识的沟通与输入;
3.前期主动的沟通、尊重平等的心态、质量标准的换位思考、同行的交流与竞争、双赢的思路和手段。
4.设计周期的合理取值:a设计周期对总成本的影响:资金的时间价值、市场风险的变化、产品的实际价值;b如何在保证质量、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缩短设计周期:组织的重视及措施、工序的前置及搭接、
标准化设计的推广,
5.设计费的合理取值:设计费本身及其对总成本、进度及质量的影响、设计费取多少合适、设计费如何支付 (对象、时间);
6.合同中设计公司应承担的风险:设计错误所导致的损失(磕碰错漏)/设计延误所导致的损失、施工配合不到位所导致的损失、设计结果超限额的罚则(后)。
7.限额设计合同的引入和使用:引入的意义、限额的内容、限额的数值、限额的弹性(数值的范围和局部的调整)、双赢的思路。
8.甲方的技术原则必须提前输入:《结构设计统一技术措施》或《施工图设计任务书》、结构设计总说明》、《标准构造做法》.
设计过程中必须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点
一、结构体系的确定及主要平面布置图;
二、基础的选型及设计图;
三、电算模型及计算系数的取值;
四、标准的样板截面单元及配筋图;
五、地下室的布置及样板配筋图;
六、结构转换层的布置及配筋图;
七、施工图审查公司的选择及沟通
1.选择思路— 易于沟通;
2.沟通时机-- 重视前期;
3.沟通内容-- 规范的边界或有争议处(超限的判断、裂缝宽度、短肢墙体系的定义、配筋;
4.沟通方式-- 双方、三方、资源借助、关系维护;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